•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
兔病防治技术

【兔病防治】兔子腹泻拉稀、粪便异常怎么办?养兔百科来帮忙!

时间:2018-04-07 10:27:27   作者:兔子养殖网   来源:www.tuziyangzhi.com   阅读:17   评论:0
内容摘要:兔子腹泻,严重危害兔子的生产,兔子的肠道壁很薄,一旦腹泻拉肚子,后果往往比其他动物要更严重,所以兔子出现拉肚子时,务必在4小时内采取措施,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。导致兔子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。一、兔子消化不良导致的一些列粪便异常。导致原因:兔子吃食过多导致肠胃承受不了,出现消化不良和积...

兔子腹泻,严重危害兔子的生产,兔子的肠道壁很薄,一旦腹泻拉肚子,后果往往比其他动物要更严重,所以兔子出现拉肚子时,务必在4小时内采取措施,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。导致兔子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。


一、兔子消化不良导致的一些列粪便异常。

导致原因:兔子吃食过多导致肠胃承受不了,出现消化不良和积食的问题。

辨别重点:兔子食欲下降或不食,粪便大小不一,形状不规则,有小尾巴或长条状。

建议如下:

1.给兔子停食12-24小时,兔粮和牧草都不要喂,同时喂一次半片吗丁啉片促进体内排空。

2.早晚各喂一次健胃消食片,提高肠胃消化功能,每次2片,连喂2-3天。

3.早晚各喂一次乳酶生片,补充肠道有益菌群,每次4片,连喂2-3天。

二、兔子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导致的一些列粪便异常。

导致原因:本病俗称营养大便,兔子摄入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超量,多见于吃兔粮过多或吃苜蓿草过多导致。

辨别重点:兔子粪便呈小颗粒状,表面光亮,或成团成条,有显著的腥臭味,晚上出现此问题,白天又恢复正常,或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出现此种粪便,过后继续排正常粪便。

建议如下:

1.减少苜蓿草和兔粮的饲喂量,加大禾本科牧草的饲喂量,如燕麦草,黑麦草,提摩西草,果树草等。

2.每日兔粮的饲喂量以兔子体重3%-5%为宜,苜蓿草剪成草段早晚各喂一把即可。

3.使用小动物用或人用的乳酸菌或益生菌调理肠道菌群,连用5天。

三、兔子消化不良及肠道轻度发酵导致的一些列粪便异常。

导致原因:兔子摄入过量谷物或兔粮,或短时间内单一摄入淀粉含量过高的食物导致。

辨别重点:兔子粪便不成形,呈糊状或条状,或糊状粪便与球状粪便混合,兔子一踩即扁,无粘液,无胶冻状物质。

建议如下:

1.给兔子停食24小时,兔粮和牧草都不要喂,仅提供饮水即可。

2.早晚各喂一次乳酸菌素片,每次2片,连喂2-3天。

3.或早晚各喂一次乳酶生片,每次4片,连喂2-3天。

四、兔子大肠杆菌导致的一些列粪便异常。

导致原因:多见于6月龄以下的幼兔,因食物有问题或食物变化,天气突变,应激导致兔子肠道内大肠杆菌异常增殖所致。此病非常危险,必须在发现后4小时内采取措施。

辨别重点:兔子粪便不成形,有粘液或胶冻状物质,或粪球表面有粘液。

建议如下:

1.给兔子停食24小时,兔粮和牧草都不要喂,仅提供饮水即可。

2.早晚各喂一次诺氟沙星胶囊,每次三分之二粒,打开胶囊喂里面的小粒,连喂3天。

3.每次喂过诺氟沙星后间隔3小时喂4片乳酶生片,每次4片,连喂3天。

4.每天给兔子喂一片维生素C,连喂3天。

5.如果自己会打针,可以同时使用恩诺沙星或庆大霉素,用量参考说明书。

6.给兔子做好保温工作,建议将兔子放在电热毯上趴着,便于缓解症状。

五、肠道细菌感染,食物发霉和不合适的食物导致的一些列粪便异常。

导致原因:多见于因兔子大肠杆菌,沙门氏菌,食物发霉导致,全年龄段的所有兔子均可能出现此类问题,此病非常危险,必须在发现后4小时内采取措施,尽可能去宠物医院治疗。

辨别重点:兔子出现呈持续且越来越严重的水样便,或大部分水样便中含有少量糊状便。偶尔出现的一次水样便或定时水样便不在本范围内。

建议如下:

1.给兔子停食24小时,兔粮和牧草都不要喂,仅提供饮水即可。

2.早晚各喂一次蒙脱石散,每次半包。

3.每次喂过蒙脱石散后间隔3小时喂三分之二粒诺氟沙星胶囊,拆开胶囊喂里面的小粒,连喂3天。

4.每天给兔子喂一片维生素C,连喂3天。

5.口服补液盐或葡萄糖水,每小时喂5毫升,每天不少于40毫升。

6.给兔子做好保温工作,建议将兔子放在电热毯上趴着,便于缓解症状。

特别说明:

1.如果水样粪便呈特别明显的腥臭味,大多数情况是魏氏梭菌导致的肠道疾病,此病一旦发作很难救活。

2.兔子出现水样腹泻后,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补液,最好的方式是给兔子输液,可在耳缘静脉或前肢选取适宜的位置。如无此条件,则必须使用口服补液盐,实在买不到口服补液盐再考虑使用葡萄糖水。【兔病防治】兔子腹泻拉稀、粪便异常怎么办?养兔百科来帮忙!


兔子养殖为广大网友提供最新的养兔技术,最全面的兔子养殖技术就在养兔知识,找最权威的宠物兔子养殖就来中国养兔网
兔子养殖网 版权所有 www.tuziyangzhi.com